醫道分合存思

Photo by Igor Miske on Unsplash

古代醫道不分。所以葛玄、葛洪、葯王孫思邈等道士都是著名的醫生,連呂洞賓都還流傳有一本醫書呢!

醫道相合,道理不用多說,其存在也是歷史上的事實。

最典型的例子是《黃帝內經》。 這本書是中醫聖典,可事實上就是唐代道士王冰傳下來的本子。 王冰不但做了注釋,還把許多道書的內容塞了進去,特別是理論部分,全是道教的思路(這是現在許多講中醫的人還不知道的)。

《黃庭經》也同樣是著名的醫典。 底下這些,就都是黃庭系的醫書:《上清黃庭五臟六腑真人玉軸經》、《黃庭內景五臟六腑圖一卷》、《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一卷》、《黃庭內景五臟六腑圖說一卷》、《改正內景五臟六腑經絡圖說一卷》、《內景圖解一卷》、《顧氏醫鏡醫意內景圖說二卷》。

其大旨在於服氣以養精神。 謂精神能固,則身形可以長存。 這個觀點,用宗教語言來表達,即所謂「身中神」,五臟六腑,皆有精神。

這套理論,與醫家關係密切。 它對五臟六腑方位及功能的分析、血脈運行的理解,都得自醫學知識。 其修煉法固然未必即能長生不死,對身體健康卻顯然能有所助益。

但是,它與醫家實屬二路。 我現在要說的就是醫與道「合中有分」的情況。

一、

仙家之修煉,旨在不死成仙;醫家之志趣,則在治病療損。 這是宗旨的不同。

仙家煉養,在損而不在益;醫生的方法,則以補瀉兼行。 這是手段的差異。

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是:修道人認同《內經》對五臟的講法,但對經脈卻不太注意。 醫家對於如何「服氣」不感興趣,較集中氣力去討論經脈的問題,《靈樞》固然是如此,《難經》也以經脈為主。 張仲景《傷寒論》全屬脈法,下至《金匱要略心典》《針灸甲乙經》皆然。 《千金要方》且將五臟六腑放在脈的架構下,說心臟脈、脾臟脈、小腸腑脈等。

二、

要說明這種差別,最好的辦法便是比較《黃庭內.外景經》和《黃庭五臟六腑玉軸圖》的不同。

《玉軸圖》,是以呼吸法來治療臟腑的損病(《修真十書》中另收有《黃庭內景五臟六腑圖》,與之相似但不同,當是另一種傳本)。 該書有胡愔序,泛言黃庭修真之法,未達體要,並不能真正說明該書的特點。該書的特點是什麼呢?

本書雖亦稱為「黃庭內景」,但與《內景經》《外景經》不同,因其主旨在於如何治療臟腑的病。

治病之法包括用「呬、噓、呵、呼、吹」瀉、用「吸」補,輔以吃藥、忌食,以及一些吐納法、導引術。

例如心臟要強壯,可以正坐,以兩拳用力左右相抵;要脾好,則可以坐在地上伸一腳屈一腳,以兩手向後反掣各三五下等等。 又,肺不好,吃消風散。 心不好,吃五蔘丸。 肝不好,少吃蔥蒜。 腎不好,則吃八味丸。

《黃庭.內外景經》所講的內視、存神守一、服氣吞津、辟榖等方法則完全不談。 故此雖亦以黃庭內景為名,其實已偏入醫學一路,與《內、外景經》所述同源異流,涇渭分殊。

該圖片由MichaelRaabPixabay上發布

三、

二路既分,如何調合? 調合之典型,當屬《黃庭內外景玉經解》。

這本書是蔣慎修將《內景》《外景》經文重新組織編排而成。 全文僅二百一十字,分為《仙人章》《紫清章》《百紓海國章》三部分,另作注解闡釋其意。

這是「黃庭學」中最特殊的一本,完全打破原作的結構,刪並鎔裁,俱見心得。 文雖簡,但條理清晰,遠比原作那種重重復復的經文體清楚。

只是經過他刪改後,整部經旨卻有了重大轉變。 《百榖章》云:「百榖之食土地精,五味外美邪魔腥。 臭亂神明胎氣零,那從返老得還嬰? 三魂忽忽魄縻傾。 何不食氣太和精,故能不死入黃寧」,表面上句義與《內.外景》無甚差異,但注說:

初學之徒,天真未完,神守未固,則所以補相生理,蓋亦無所不備,外物之養,固未可以絕棄也。 故天產養精而神氣泰定。 地產養形而膚革充盈,則所籍脾胃合德致功,芳澤滋榮,其補大矣。 是以太倉明童,主調百穀,兼資五味,推陳致新,運動無方。 所居之宮,謂之黃庭。 庭者布治之地,中部老君,所以有為也。 至於積功成煉,內守堅固,則百台積電五味,一切棄絕,虛中恬淡,則脾胃之宮,同於虛室。 故其所入,謂之黃寧。

這段注解,我把它分成三小段。

第一小段提出食補之說,強調吃五榖百味仍不可放棄,且其功效甚大。 天產之氣和地產之糧都各有功能,一養神,一養形。 這與《內.外景》否定或貶斥地糧而勸人服食天糧者迥異。

其次,以脾胃之功能在於消化榖食,屬於有為法,稱之為黃庭。 更是與舊說矛盾。 辟榖內守,改稱黃寧,則為它自創的新說。

在修煉方法部分,本書亦不用內視、存神、服氣咽津法,只說:「真人之道,要在驅除邪偽,全其神守。 必使符圖之數,冥契吻合」「符圖者,河圖九宮皆我合也:左三右七,戴九履一,二四為肩,六八為足,此則一身上下無所不契」。 重在精誠固守,且全身上下內外相配合,而不專重五臟六腑。

所以說這是黃庭之學完全脫離《內景》《外景》之架構,而竟稱為《黃庭內外景經解》的一本奇書。 以「天糧/地糧」」有為法/無為法」「黃庭/黃寧」之區分來安頓仙學與醫學兩種路數,亦可說是煞費苦心了。

四、

《黃庭經》以守精全神、呼吸天氣、調和五臟為養形長壽之法。 其中論五臟六腑血脈三焦,都直接沿用《素問》之說。

某些論點,如「五行參差同根節,三五合契要本一」「三五合氣九九節」,注者胡亂解釋,或云:「三者,在天為日月星,在地為珠玉金。 五者,帝精也」「三五者天地之帑藏,六合之要會,九宮之氣節,九九八十一為一章」「上下三五合一室,三五虧則返一」(梁丘子注)。

或云:「以金為鼎,以木為火,以水為引,以火為配,以土為爐,收神煉汞之訣也」「三山之精,五臟之神,合之為藥。 九九節用八十一功之火」(《太上黃庭內景玉經》)。

或云:「地丹之道,攢簇五行,五行順生逆制,總歸於一。 一者丹也,合於三五之土,節以九九之火」(蔣國祚《黃庭經注》)。

或云:「三合五庚為嫩氣,再加五日為兩弦之氣,再加七日為十五月圓之氣,陽氣純全,九九數足」(涵虛子注)。 簡直越說越不成話。 其實皆本於《素問》。

《素問.生氣通天論》有云:「生之本,本於陰陽,天地之間,六合之內,其氣九州、九竅、五臟、十二節皆通乎天氣。 其生五,其氣三。 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,此壽之本也」,此即所謂三五。 《素問.六節藏象論》又說:「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,人以九九制會」,此即所謂九九節。 注者不了解整個治氣養生說的源流發展,所以沒能發現它們之間的關聯。

《素問》本身即為修真之書,所以它說上古之真人,呼吸精氣,獨立守神,故壽至無極。 中古之至人則「淳德全道,和於陰陽,調於四時,去世離俗,積精全神,遊行天地之間,視聽八方之外。 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,亦歸於真人」。

它的修養論及治病法,「將從上古,合同於道。 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」(《上古天真論》)。 因此它是形神俱養,修道與治病合一之書。 治氣養生和治氣養心的區分,至此得一綜合。

五、

但承習者由此發展,便逐漸歧為二路。 修道者,如《黃庭經》,較注意它如何呼吸精氣以至積精全神的部分,期望由此而能長壽無極,所謂:「仙人道士非有神,積精累氣以成真」醫家則著重它後半講治病之術的部分,希望能夠益壽。 二路既分,論旨當然也就有所不同了。

後世《黃庭經》的解釋者或衍述者,依違於兩者之間,或援用醫家之說或立意與之區分,處境甚為微妙,如內丹西派的李涵虛云:

《黃庭經》以腎為兩部水王,與醫家所論不同。
秦越人《三十六難經》曰:「腎兩者非皆腎也,左者為腎,右者為命門。 腎止一也。」「其後有趙氏醫書,以七節為命門。 仍言有兩腎,左腎為陰水、右腎為陽水,中間為命門」。 言「人身各其一太極,正象兩腎之形。兩腎中間為命門,靜則合乎水、動則合乎火。 一動一靜陰陽生焉。」注家遂謂趙氏《兩腎圖》為發前人所未發。 以《黃庭經》觀之,其說猶未純也。 夫曰左陰水、右陽水是兩部水也,然不得以七節中為命門。 以七節為命門,則二十四椎,止有二十三也。
《內經》曰:「七節之旁而有小心」。夫曰七節之旁,則七節之中非命門也。 秦越人以腎為一,蓋執於右為命門之說。 殊不知命門即右腎之別名也。 趙氏以命門在中間,蓋執於左右兩腎之說,亦不知命門即右腎陽水之別名也。
吾今以《內經》與《黃庭》為正。 七節了七節,兩腎了兩腎,左水右水皆無形之水。 左部動則為陰水、右部動則為陽水。 陽水即命門之火也。
故《內經》不曰左有右有,而曰旁有。 是左右皆腎,左右皆水,左右皆小心。 因有動靜而後分陰陽、分水火、分左腎與右命門耳。 少年氣盛,兩部水溢。 上泛二十四節,故一身融暢、百病不生。 及乎時至情動,色欲交感,心君動搖,始令兩部水泄,精從內走、氣自中衝,由五臟而上兩頸,升泥丸,與髓同下。 頭腦酥麻,自夾脊雙關至外腎而泄。 兩部於焉虧損斯命,促腎虛水火遂不勻矣。 又曰兩部兼內腎外腎而言。

辨腎水,其說卻與醫家大大不同,相信你已看暈了。

他論三焦也是如此,說三焦乃真元一氣,與醫家云五榖入胃、氣傳於肺也不一樣。

故它畢竟是修真之書,和一般醫學養生術是不能相提並論的。

該圖片由kian2018Pixabay上發布

六、

大抵在漢晉南北朝期間,醫學與道術並不太能區分。

張仲景《傷寒論》批評當時醫生不辨病症,胡亂下藥時,便說:「陽盛陰虛,汗之則死,下之則愈。 陽虛陰盛,汗之則愈,下之則死。 夫如是,則神丹安可以誤發,甘遂何可以妄攻?……而執迷妄意者,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飲之,且解其表,又除其裡。 言巧似是,其理實違」。

神丹,顯然在當時已被醫家普遍用來做為發汗之藥。 此類金石燒煉之葯,其性燥熱,修道者服食以求長生,醫生則用來教人發汗,正是醫術與道術一體之證。

再以孫思邈《千金要方》來看。 它固然是著名醫經,但卷二七《養性》便明標「道林養性」之法。

其中所談,如居處法、按摩法、調氣法、服食法、黃帝雜忌法、房中補益法,都是修道人所講究的。 教人「常當習黃帝內視法,存想思念,令見五臟如懸磬,五色了了分明」,則更接近《黃庭經》法。

孫氏另有《千金翼方》,卷十二論養性、十三論辟榖、十四論退居、十五論補益亦是如此。 尤其是卷二九、三十《禁經》上下,完全是道教的禁咒。

禁咒,能視為醫術嗎? 這在今天看,當然會覺得奇怪。 但我們不要忘了,古代巫醫一體,巫祝即是醫生,醫生便是巫人。

故中國醫術中,本有「祝由」一科,以祝咒為醫療之方法。 孫思邈更說過:「醫方千卷,未盡其性。 故有湯藥焉、有針灸焉、有禁咒焉、有符印焉、有導引焉。 斯之五法,皆求急之術也」。

道教的符印、導引、禁咒,顯然都被列入醫術的範疇。 而針灸,在《太平經》中也甚為強調。 故醫道混一,難以析分,正是漢晉南北朝的普遍現象。

在這種情況下,《黃庭經》被視為醫書醫術,或它與醫籍有許多相互呼應的關係,是一點也不奇怪的。

例如晉皇甫谧《針灸甲乙經》卷四《三部九候第三》曾載:

「黃帝問曰:『何謂三部?』 歧伯對曰:『上部中部下部,其部各有三候。 三候者,有天有地有人。 上部天,兩耳之動脈;上部地,兩頰之動脈;上部人,耳前之動脈。 中部天,手太陰;中部地,手陽明;中部人,手少陰。 下部天,足厥陰;下部地,足少陰;下部人,足太陰』……此三部者,三而成天,三而成地,三而成人。 三而三之,合為九,九分為九野」。

《黃庭內景經》的三丹田之說,應該就是由這上中下三部之分而來的靈感。 所以第十八章說:「三關之中精氣深,九微之內幽且陰。 口為天關精神機,足為地關生命説之國,手為人關把盛衰」,三關九微,並以天地人為說,脫胎於皇甫谧的痕跡甚為明顯。

《針灸甲乙經》完成於太康三年(西元282年),又強調三部九候的講法,且以天地人相比配。 它影響到或啟發了尚青派祖師魏華存等人對《黃庭經》的理解,而出現上中下三丹田說,是十分自然的事。 由此,也可讓我們對《黃庭內景經》的形成,更多了一層認識。

七、

《黃庭經》既然與醫術關係密切,後世論醫學者,遂亦不免援引《黃庭》,視為一家眷屬。

例如《難經》在宋代有王惟的集注本,收輯了呂廣、丁德川、楊玄操、虞庶、楊康侯五家注(其中兩楊氏之注混殽莫辨,不知究為何人之說),即屢有引《黃庭》以詮釋《難經》之例。

如第八難「生氣之原者,謂十二經之根本也,謂腎間動氣也」,虞注就說:「坎主子位,所以元氣起於子也。 腎者,水也,《黃庭經》云:是水之精坎之九。 今言兩腎之間,即人之元氣也。 術士云:腎間曰丹田,亦曰隱海,中有神龜,呼吸原氣」,不但引《黃庭經》,更舉丹士之說為證。

又、第三十一難「三焦者,何稟何生? 何始何終?」 虞注也說:「今依《黃庭經》配八卦屬五臟法,三焦以明人之三焦法象三元也」。

其實《黃庭經》本身並無以五臟配八卦之說。 以五臟配八卦,是宋代以後某些解釋《黃庭經》者之路數,虞注蓋用其說。

不止虞注,六十六難:「臍下腎間動氣者,人之生命也,十二經之根本也,故名曰原」,楊注也完全以道教下丹田說來解釋醫學,更以身中神來說明身體內部的構造、功能與器官間的關係。 醫道混一,至為顯然。

該圖片由Panachai PichatsiripornPixabay上發布

八、

但修道人之宗旨畢竟不同於醫生,故對身體之理解亦有與醫生不同之處。

以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。 醫學上固然也講氣,但是,「營氣之道,納穀為寶。 主場作戰入於胃,氣傳之肺,流溢於中,布散於外」(《針灸甲乙經.營氣論》),基本上是要吃飯的。 人吃了飯,才能生出血氣來。

可是道士修鍊,常要辟榖,以呼吸元氣來行導本身的血氣。 這是完全不同的想法,以致對於胃和三焦,就可能會有迥然異趣的解說。

在《針灸甲乙經》中,謂上焦出於胃口,中焦也並於胃口,「出上焦之後,此所以受氣、泌糟粕、蒸津液、化其精微,上注於肺,乃化而為血,以奉生身」,形成精氣,稱為營氣。 下焦,則別於迴腸,注於膀胱。 所以說「上焦如霧、中焦如漚、下焦如瀆」。 氣清者為營,氣濁者為衛,周流迴圈不已。

如此論營衛血氣之流動,頗接近現代醫學所說血液在動脈靜脈間的迴圈,只是加上了胃與氣相關聯的說明。 據此說,胃乃水市中級人民法院之海,膻中則為氣海。

《難經》論三焦,基本上也是如此。 三焦都有明確的位置,也都與胃之消化水榖有關。 其理論皆本諸《素問》,所謂:「人受氣於榖,中超入於胃,乃傳五臟六腑」。

《黃庭內景經》剛好相反。 它主張不食水的預期,因此完全用不著胃腸的消化功能。 所以論五臟僅及心肝脾肺腎,論腑亦僅言膽,不談胃,胃的功能則被脾所取代。 第十三章:「脾部之宮屬戊己,中有明童黃裳裡,消榖散氣攝牙齒……主調五穀百味香」,十五章:「脾長一尺掩太倉……治人百病消榖糧」都可證明這一點。

《外景》不強調脾,但不太談胃在製造精氣血氣方面的作用,則是一樣的。

對胃既不重視,它論三焦就未必仍要扣住胃來談。 經文提到三焦的地方,包括「肺之為氣三焦起」 「肝之為氣條且長,羅列五臟生三光,上合三焦下玉漿,我神魂魄在中央」等,道士們往往不依醫學上的三焦說來解釋:

梁丘子云:說三焦者多未明其實,倒以為三臟之上系管為三焦。 焦者,熱也,言心肝肺頭熱之義矣。……三焦者,三關元也。

乩筆《黃庭內景經》引卧龍真人云:三焦者,太元太和太清之氣也。

涵虛子云:「三焦為真元一氣,真元上升,肺乃受之。故從三焦起也。視聽幽闕者,中下二焦皆治在臍,返觀內察,以候臍下之氣。……三焦者,氣沖也。上焦在胃口上,治在膻中,中焦在胃管,治在臍旁,下焦在臍下,膀胱上口,亦治在臍。其實乃真元一氣也。有藏無府。故古歌云:三焦無狀空有名,寄在胸中隔相應」。

梁丘子批評別人論三焦不對,正是想為三焦另做說明,所以用三關元或「熱」來解釋。 其後卧龍真人和李涵虛則都說三焦是氣,且沒有固定的位置與形狀。

但從醫學上看,三焦原來是十分明確的。

《黃帝內經.金匱真言論》:「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,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」,《靈樞經.經脈》則謂肺手太陰之脈,起自中焦,下絡大腸;三焦手少陽之脈,起自小指次指之端;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,起自胸中,出屬心包絡,下膈,歷絡三焦。 又《營衛生會第十八》更明說上焦出於胃口上,中焦在胃口後,與《針灸甲乙經》所述同。 怎麼能說三焦只是氣呢?

三焦既關聯著經脈,又有明確的位置,其功能在《難經》中也講得很明白,乃是「水表方之道路,氣之所終始也」。是因其「腐熟水瑩」「以傳導也」所以才能生血氣,它本身絕對不是氣。

道士們把它看成氣,它當然就有名無形,且也沒有一定的位置,所謂「有藏無府」「有其位而無正藏」了。

但三焦主持諸氣,它本身並不是氣,更不能說是「有藏無府」,因為《難經》接著就說:「其經屬手少陽,此外府也。……五臟各一府,三焦亦是一府」。

九、

順著這樣的關係,我們可以進一步再看看《黃庭經》中對於身體部位的描述。

《外景經.第一章》:「上有黃庭下關元,後有幽闕前命門」。 梁丘子注:「關元在臍下三寸,元陽之門在其前」「幽闕者,兩腎也,如覆杯。 去臍三寸,上小下大,又有日月。 命門者,及臍下也」。

其說尚稱平實,但在注《內景》「上有魂靈下關元」時,卻大作玄言,云:「上魂天分也,下關地分也,魂靈無形,關元有質,人法天地形象」,以致後來論者也胡扯一通。

如乩筆《太上黃庭內景玉經注》引呂祖說:「關元者,丹田以下之虛神也」;蔣國祚說:「關內有元,陰中有陽矣」,又說「黃庭,近脾,丹田之上。 關元近尾閭,丹田之下。 幽闕,腎也。 命門,臍也」;劉長生則說:「地關緊閉,天門常開,魂清氣爽,結就靈胎」。

此類說法,皆徒亂人意而已。

據各家針灸經穴圖所載,關元在臍下三寸,乃足三陰,任脈之會。 故黃庭應該是指中庭部位。 因為任脈自天突、璿璣、華蓋、紫宮、玉堂、中庭而下,直到氣海、命門、關元、中極、曲骨、會陰,正所謂「上有黃庭下關元」。 天突在喉結下四寸凹處,下一寸六分為璿璣,再下一寸六分為華蓋,又下一寸六分為紫宮,再下一寸六分為玉堂,更下一寸六分兩乳中間為膻中、下一寸六分便是中庭。 因其名為中庭,故稱黃庭,本來甚是明白易懂,後世紛紛,皆因未能由此考核之故。

至於「後有幽闕前命門」,王羲之寫本作「上有黃庭,下有關元,前有幽闕,後有命門。 呼吸廬外,出入丹田」。 前幽闕後命門,幽闕應指神闕穴位置,神闕一名氣舍,在臍中。 命門則在脊椎第十四節下,與臍正好相對,乃背部督脈大穴。 梁丘子以《黃庭》為惜精固腎之書,為了突顯腎的重要性,將文句改為「後有幽闕前命門」,並說兩腎為幽闕,命門在臍下。 蔣國祚則說命門即是臍。

將命門視為任脈的臍下位置,便只好把幽闕解為背部之腎。 但說腎叫幽闕是沒有根據的。 人只有前面任脈有巨闕、神闕穴。 巨闕兩旁各五分處即幽門,屬衝脈。 故若說幽闕,涵門或神闕巨闕都比腎更有資格。

因為經文接著說:「關門壯鑰闔兩扉,幽闕使之高巍巍」,《內景》又改為:「玄泉幽闕高崔巍」。 幽闕如果指腎,怎麼能高崔巍呢? 梁丘子注云:「腎在五臟下,而云高者,形伏存神則在丹田之上,故曰高也」,顯然也僅是強辯。

據穴法,巨闕兩旁為幽門,即所謂幽闕。 幽門下為通谷,通谷下為陰都、陰都下為石關,其穴左右各一,去腹中各一寸五分,正所謂「關門壯鑰合兩扉」,否則「兩扉」云云便無法解釋。 又足陽明胃經穴即有關門,在幽門旁一寸五分,下三寸,若云此即為經文所指之關門亦符合經文文義。

這都是腹部的穴位,稱其為高,正如「上有黃庭」的句法那樣。 何況下文更說:「方寸之中謹蓋藏,精神還歸老復壯,使以幽闕流下竟,養子玉樹令可壯」,明明是要以氣由幽闕往下流注,絕對不是如梁丘子所說:「又思兩腎間氣從上至下」。 腎氣必然只能由下至上,怎能從上至下呢?

同樣,第二章:「左為少陽右太陰,後有密戶前生門」,梁丘子注:「左東右西,卯生酉殺。 前南後北。 密戶,後二竅,言隱密也。 生門,前七竅,言借以生也」,簡直不知所云。

後來如劉長生注說:「左看甲龍,右看庚虎,交媾往來,自然真趣。後戶藏金,前門隱玉,無中常有,妙道一二」之類,即由此濫觴。 對理解經義,毫無説明。

但若以經脈考之,手太陰為肺經、足太陰為脾經、手少陽為三焦經、足少陽為膽經。 正是《內景》所最重視的臟腑。 脾不用說了,膽也是《外景》所無而《內景》特別標舉出來的。 肺則為呼吸之本,明楊繼洲《針灸大全》引《導引本經》云:「肺為五臟之華蓋,……息調則動患不生,而心火自靜。……心靜氣調,息息歸根,金丹之母」,適足以說明肺在呼吸導引之學中的地位。

而肺氣即起於三焦。 手太陰經起中焦,手少陽則為三焦經,故《內景》開篇綜述黃庭法要,專就此而說。 因遷就對仗,左右、少太、陰陽分舉,說理未盡周延,易啟人疑竇,但它與經脈學說有密切關係仍是可以確定的。

十、

只不過,《黃庭經》援用醫學上的理論後,它本身的理論構造卻與醫家之說大相徑庭。 最明顯的,便是它不再建立在經絡的基礎上。

經絡,是就人體自然的生理的血氣流動現象而發展出來的一種理論說明,以十二經,配五臟、六腑、十二時、陰陽。 《黃庭經》只局部採用了它的經穴部位說,並參考了它對穴位及功能的講法,而完全不談經絡血氣等問題。

所要談的,乃是呼吸天氣,並以意念導引它在身體中運行,此所謂天經也,即《內景》第八章所說:「皆在心內運天經,晝夜存之自長生」豈仍是人體原來由飲食水的預期而生血氣運行的十二經呢? 楊繼洲《針灸大全》卷七《任脈經穴主治》條,不達此理,乃云:

人身之有任督,猶天地之有子午也。
……但在僧道,不明此脈,各執所尚,禁食、禁足、禁語、斷臂、燃指、燒身,枯坐而亡,良可悲夫!
間有存中黃一事,而待神氣凝聚者;有運三華五氣之精,而洗骨伐毛者;有搬運周天火候者;有日運臍、夜運泥丸煉體者;有呼九靈、注三精靈府者;有倒鬥柄而運化機者;有默朝上帝者;有服氣吞霞者;有閉息存神者;有採煉日精月華者;有吐納導引者;有單運氣行火候者;有投胎奪舍者;有旁門九品漸法三乘者,種種不同,豈離任督?
……是以上人哲士,先依前注導引各經,調養純熟,即仙家之能築基是也。 然後掃除妄念,以靜定為基本,而收視返聽,含光默默,調息綿綿,握固內守,注意玄關,頃刻水中火發、雪裡花開,兩腎如湯煎,膀胱似火熱,任督猶車輪,四肢若山石,一飯之間,天機自動,於是輕輕然運、默默然舉,微以意定,則金水自然混融,水火自然升降,如桔準則之呼水、稻花之凝露,忽然一粒大如黍米,落於黃庭之中。

其所論存中黃,及煉金丹如黍米落於黃庭等,均涉及黃庭道法,且認為所有修道法門皆不離任督兩脈。 這是受了宋朝以降南北內丹家影響後才形成的看法。

就《黃庭經》來說,則它根本與經脈無關,更與任督兩脈無關。 楊氏徵引張伯端之說,固足以見醫家與道術混通之現象,卻不能用以解釋《黃庭》宗旨,這實在是討論醫學與道學之關係時一個最有趣的事例。 《針灸大全》是學針灸的人必讀之書,但讀這些黃庭丹法讀得一頭霧水的,恐怕很多。 故略說其分合,以供參考。


---

編按:8月8日農曆六月十九日,為道教節日:扁鵲高真人誕

---

推薦閱讀: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龔鵬程全球演講(新加坡站):

丹訣直指,月照西江

龔鵬程談軍師:在我與非我的結合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