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漢學」標籤的文章

漢學是外國人研究中國的學問?百度你錯了

圖片
該圖片由 Miguel Á. Padriñán 在 Pixabay 上發布 漢學,你若去查百度,出來的第一句話就是:「外國學者研究中國的學問。」 這說法是錯的。百度本來就多有錯誤,這只是其中之一。 其實,漢學有內外兩義。

漢學研究的話語權應回到中國

圖片
  Photo by  Steve Long  on  Unsplash 這幾年,學術界的象牙塔越築越高,聲望和群眾關心度卻越來越低。學者們自己在學術體系中爭錢、奪權、攬名,關切岸自高,縱橫捭闔,雖然自我感覺良好,社會上其實不了解、不關心、也不看重,覺得基本上跟自己沒啥關係。 一、反擊西方 要吸引眼球或引生話題,除了靠醜聞、緋聞,只能說些「大」話。 如大湘西理論。說西方人都是從中國大湘西,遷徙過去的。其中英國盎格魯人、撒克遜人就都是來自中國的古英國,現在的湖北英山。所以古漢語是英語的母語,整個英國文化起源於中國…… 還有大崑侖。《大崑侖:新疆秘符》之類文明探秘小說及有聲書,長盛不衰。以「還我大崑侖」「重勘玉石之路」為號召的考察團、研討會也不勝枚舉。認為大洪水之後,文明的秘密皆藏在崑崙山,其後並由崑崙山流衍到世界各地,故崑崙為世界文明之源。

中俄文化的交換痕跡

圖片
  Photo by Nikita Karimov on Unsplash 「漢學」其實就是中學西漸之成果。世界上曾有那麼多人讀中國書、關心中國歷史、想了解中國文化,而遂形成了這麼些學問,是我們當感謝或感動的。而他們又各有傳統、各有特點,值得我們分別關注。 國人常以為老外不可能懂中國文化,遂忽略了這其中文化互動、共同提升的意義。更忽略了:外國學者之研究,由於具有新視角,其成果也常值得參考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林保淳先生 轉貼 龔鵬程〈江湖俠骨已無多〉附讀後感一詩

龔鵬程談軍師:在我與非我的結合中

龔鵬程全球演講(新加坡站)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