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21的文章

實不相瞞,這是獻給龔鵬程大學堂的展覽

圖片
 

史學已出現合法性危機

圖片
  (Photo by Espen Prenzyna on Unsplash ) 芸芸眾生,各各不同,你的未來不是我的夢。 各族群也一樣。中國人自古喜歡談歷史,有強烈的歷史意識,故天然的以為每個民族都有歷史。其實古印度人就無歷史意識、無歷史觀、也無史著。就像我們相信人都是父母生的,可是古印度人更常說是他自己輪回來的。 因為時間觀不一樣,生命觀也就不同。 觀念創造未來。因此大家分道揚鑣,各走各路,各成風景。

我有金篦術,重開書畫眼

圖片
  中國人喜歡說「書畫同源」。但這個話題久無進展,因此也就失了新意,需要我來稍事闡發。 從眼前的新事例談起。 近年書法漸獲重視,學童撚筆作字往往清新可喜。但我常聽到一些教寫字的朋友主張兒童練字應從篆書開始。 他們有各種理由,可是我都不贊成。兒童練字,最基本的是把日常書寫寫得乾淨俐落、端正美觀,不以成為書家為目的。古文異體、草隸篆籀,不切實用,也增加兒童辨識文字的難度,還是以後再說吧。

新疆是個開放性傷口

圖片
  (該圖片由 ccp877 在 Pixabay 上發布) 現在大家愈來愈重視新疆了,可是除了知道外國人支持疆獨、老拿新疆說事以外,還知道新疆什麼呢? 我們自己倒是有一首歌,叫《新疆是個好地方》。旅遊廣告、節目視頻、中外交流,到處都在播。但翻來覆去,介紹的,無非是:「地肥水美,令人神往,能歌善舞的新疆人喲,沙漠駝鈴把快樂搖晃,哈密瓜甜到咱心坎兒上」等等。 新疆就只能講講自然山水、歌舞、沙漠、哈密瓜?

縱欲以證菩提

圖片
  (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) 宗教在淨化人心、提升心靈層次、克制欲望方面的作用非常明顯。 但宗教與欲望是個複雜的題目,各宗教也不乏順成、滿足人欲望的部分。信徒信教亦往往以求升官、發財、平安、富貴、長壽、男女姻緣和合之類為多。民間宗教、道教、天主教等,都有這類情況,佛教也不例外。 而這就會產生宗教內部的大矛盾。一般說來,宗教若不能滿足人的欲望,人就不會去信它;斷了香火,宗教只好關門大吉。可是教義上,所有宗教都要強調他的超越世俗性,否則大家去崇拜國王和商人就好,何必崇拜佛陀和大主教?

後真相時代的社會語文學

圖片
  (Photo by John Adams on Unsplash ) 我們語言學界,主要是做靜態的結構分析、封閉的言說體系、在古書中穿梭的技術,對生活世界不甚關心。 語言在這個社會中實際的存在及發展狀況、在社會交往中的語言、語文的教育、語文的運動、語文的政策,研究者都極少。更不用說覃思如何透過語言進行社會實踐及文化改造了。 我對此現象,頗以為憂,因此常想有些開拓。

詩可以興

圖片
  (Photo by Nikhil Mitra on Unsplash ) 我喜歡寫文章,至今成書八九十種,又編了好幾百種,內容遍及文史哲政治社會宗教藝術企管等等,詳情連我自己也搞不清楚。有人以爲我是故意炫才,好大喜功;又或譏我依文章主題編成的書中有些重複,故實際並沒那麽多。但其實我未刊之稿還有數百萬言哩!我以寫讀爲樂,並不總爲了給別人看。 而我在現實生活上却是極忙極忙的。自大學畢業以來一直庶務纏身、奔走四方,絕對無暇在書齋裡從容著述。生活如此,何以竟還能寫得這麽多? 這並非我格外勤奮,實只是如孔子所說的:「詩可以興」!

歷史火種需要養護,但現代人投進的燃料太多了

圖片
  曹雪芹有個朋友叫永忠,剛成年不久,就被封為輔國將軍。官銜不小,其實是個空頭冷板凳,意味著人生也就這樣了,沒什麼可以再奮鬥的了。於是他提筆寫下曹雪芹式好了歌:「過去事已過去了,未來何必預商量。只今只說只今話,一枕黃粱午夢長。」 這是無可奈何地留在現在,睡中日月長。

東亞城市與心靈復蘇計劃

圖片
  我有段時間曾熱衷於STS(科學技術與社會)研究。 那是一個新興的、綜合性的交叉學科領域。STS是Science,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縮寫,研究的是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關係,包括一般的理論和具體的應用。 理論上,可以把STS分解排列為各種關係來研究,如S與T(科學與技術)、S與S(科學與社會)、T與S(技術與社會)、S+T與S(科學技術與社會)等等。此外還有非常廣泛的具體問題要研究,像科學技術與各種社會文化生活;人如何利用科學技術既開發自然又保護自然,真正造福於人類……。

誰來保護書法的中國性?

圖片
  (Photo by  Markus Spiske  on  Unsplash ) 做學問,各有門道,例如錢鍾書先生是講「東海西海,心理攸同」的,所以努力找證據去說不同文化之間的通性。我相反,主要在辨明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,也就是特性。 通性其實不用說,貓有通性,人當然也有。但這些通性,人盡皆知,不需說,說了也沒有文化研究的意義。 文化研究是要從人與人、國與國、群與群不同處說的。人群當然會交流、器物也常會被別的民族喜歡或取用,可就像日本,它學了中國多少東西去,但是一種日本味,自然洋溢於其間。研究日本文化,要探究的,就是這種日本味,而不是講「東海西海,心理攸同」這樣的空話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龔鵬程全球演講(新加坡站):

丹訣直指,月照西江

龔鵬程談軍師:在我與非我的結合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