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五四新文化」標籤的文章

中國近代啟蒙運動近乎是一種動物性人道主義

圖片
  近代中國思想史,常被類比為西方的啟蒙運動(Enlightenment)。相關論述不知凡幾,我也不用介紹了,因為這仍是目前的主流觀點,無人不知。 啟蒙,前提是晚清民初人民皆矇不知世界為何物,所以有賴一部分已經開眼的菁英分子來啟蒙,教育民眾、喚醒中國。 這些英雄,多麼辛苦、又多麼偉大呀,所以我們花了一百年來歌頌他們。 可是他們的啟蒙是怎麼回事呢?如何啟、又到底是啟了還是蒙了?

儒學沒有普世價值

圖片
該圖片由 Janine Bolon 在 Pixabay 上發布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,國人很喜歡說儒學具有普世的價值。 這有兩個不同的角度或脈絡。一是西方人開始承認儒學不僅是東方的智慧,對西方人也有其意義,具有普世性與基督教倫理有相似和相合之處。 二是因現代化及資本主義之發展已越來越顯露了它們的危機,使得社會風氣敗壞,貪婪嗜利,物慾橫流,人心越來越迷惘不快樂。因此令人想到儒學的價值覺得儒家原先講的仁愛、忠恕、誠信、克己復禮,對現今社會任何人也都還具有意義,有普遍的價值。儒家所主張的「天人合一」,生態觀,更可對治西方之弊,應予發揚。

中國詮釋學之門

圖片
Photo by Paweł Czerwiński on Unsplash 端午節又快到了(編按:本文原發表於6月21日)。每年這個時節,屈原和《楚辭》的問題一定也會被翻出來談。屈原真有其人嗎?端午節是為了驅除瘟疫還是追悼屈原? 我小學五年級時,去同學家玩。其父方著一書,力駁胡適,因為胡適居然懷疑屈原,很令他憤慨。我附和其說,加碼痛罵胡適。他大感知己,特送了一冊請我「指正」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林保淳先生 轉貼 龔鵬程〈江湖俠骨已無多〉附讀後感一詩

龔鵬程談軍師:在我與非我的結合中

龔鵬程全球演講(新加坡站)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