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23的文章

辛棄疾.《醜奴兒近》

千峰雲起,驟雨一霎兒價。更遠樹斜陽,風景怎生圖畫?青旗賣酒,山那畔別有人家,只消山水光中,無事過這一夏。 午醉醒時,松窗竹戶,萬千瀟灑。野鳥飛來,又是一般閒暇。卻怪白鷗,覷著人欲下未下。舊盟都在,新來莫是,別有說話。     ——辛棄疾.《醜奴兒近》

龔子書迹——龔鵬程書法展

圖片
龔子書迹——龔鵬程書法展 展覽時間:2023.10.28-11.11 展覽地點:天津美術館

四川大學專訪龔鵬程:中國大學當以通識博雅救其弊

圖片
轉自/搜狐新聞 四川大學文學院近期做了龔鵬程先生的專訪。(以下簡稱川大文學院)  川大文學院: 您認為中國大學裡的中華文化典籍學習內容應該包含哪些? 龔鵬程: 目前我國大學的學科建置是雙軌制的,一部分過去稱為「共同科」,現在多稱為「通識教育」;另一部分是專業教育。 師資、課時、教育內容、相關資源當然都朝專業上傾斜,所以若逢人問讀什麼,任何大學生都會答他讀的是什麼科系。 科系決定了他的專業內容,故若與傳統文化無直接關係,例如外語、理工、機械、生物、商貿等,基本就不會再讀什麼中華文化典籍。 文史哲等科系,雖要讀不少文化典籍,但那些都是根據專業需求來讀的,跟「大學裡應該學習什麼中華文化典籍內容」這個題目其實不相干。 帶頭思考「大學生該學習什麼文化典籍」這件事的,以一百年前的美國哈佛大學最有影響。 他們有位老校長提出了一個著名的「五英尺書架」計畫(Five-Foot Book-Shelf)。說大學生若每天用15分鐘閱讀經典,四年畢業後所讀的書就可以擺滿一個五英尺長的書架。該校長還親自選了50卷必讀經典,史稱「哈佛經典」。 後來這個經典閱讀計畫不但各大學紛紛仿效,甚至向下延伸到各州中小學。學生不僅逐字逐句閱讀經典,更需要通過對整本書進行精讀,通過提問、分析、討論與表達培養獨立思考與批判性思維能力。大家都認為這樣對青少年人格形成和個性發展才有好處。 仿效之外,更多予以深化、擴大的例子。如芝加哥大學。 芝加哥大學,《美國大學史》介紹說:「該校創立,對美國高等教育整體風貌的塑造,是那個年代任何其他事件都無法企及的,是美國歷史上代表時代精神的事件之一。」為什麼評價如此高?因為創辦人是石油大王約翰.洛克菲勒? 當然不是,是因為它「愛讀經典」。 它的專業非常好,迄今已培養出了一百多位諾獎得主,位列世界第三。我國物理學家楊振寧、李政道、崔琦等都曾是該校學生。但人家有名,不因專業,而靠通識博雅教育。 從1930年起,芝加哥大學主要就是讀經典,大量讀。讀多少呢?本科生的經典閱讀量是: 一年級:讀古希臘時代的名著47本 二年級:讀羅馬、中世紀、文藝復興時期的名著32本 三年級:讀17-18世紀名著38本 四年級:讀19-20世紀名著28本 四年合計145本,內容包括:聖經、歷史、哲學、數學、物理、心理學、經濟學、政治學等。(great books現已增加到900部) 哈哈,如何?我國恐怕沒有一個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龔鵬程全球演講(新加坡站):

丹訣直指,月照西江

龔鵬程談軍師:在我與非我的結合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