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文化交流」標籤的文章

龔鵬程 ✕ 安德列.拉里歐諾夫 | 很難定義什麼是新成果

圖片
  龔鵬程對話海外學者第二期:在後現代情境中,被技術統治的人類社會,只有強化交談、重建溝通倫理,才能獲得文化新生的力量。這不是誰的理論,而是每個人都應實踐的活動。龔鵬程先生遊走世界,並曾主持過「世界漢學研究中心」。我們會陸續推出「龔鵬程對話海外學者」系列文章,請他對話一些學界有意義的靈魂。範圍不局限于漢學,會涉及多種學科。以期深山長谷之水,四面而出。 安德列.拉里歐諾夫(Андрей Ларионов) 安德列.拉里歐諾夫(Андрей Ларионов)1940年生於前蘇聯基輔(今烏克蘭),俄羅斯功勳藝術家,紀念裝飾壁畫藝術家。1971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工業藝術學院(今聖彼德堡國立工藝美術學院Academy Stieglitz),後留校任教至今。出版有《希臘化時期地面馬賽克藝術》(《Искусство античной напольной мозаики》 )等書,並經常開設馬賽克裝飾藝術專題歷史講座。

龔鵬程 ✕ 伊薩克.內里|以合作,走出研究者的舒適區

圖片
  (Photo by Cody Engel on Unsplash ) 龔鵬程對話海外學者第一期:在後現代情境中,被技術統治的人類社會,只有強化交談、重建溝通倫理,才能獲得文化新生的力量。這不是誰的理論,而是每個人都應實踐的活動。龔鵬程先生遊走世界,並曾主持過「世界漢學研究中心」。我們會陸續推出「龔鵬程對話海外學者」系列文章,請他對話一些學界有意義的靈魂。範圍不局限於漢學,會涉及多種學科。以期深山長谷之水,四面而出。 (伊薩克.內里 (Izaak Neri)) 伊薩克.內里(Izaak Neri):2005年比利時根特大學(University of Ghent)理論物理學專業。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(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)理論物理學博士。 2010年至2018年期間,先後在法國蒙彼利埃大學(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)分子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學研究所(Max Planck Institute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and Genetics)、複雜系統物理研究所(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Physics of Complex Systems)擔任博士後。 2018年任職英國倫敦國王學院(King’s College London,簡稱King’s或KCL),為數學系博士生導師。 龔鵬程:我對您的學經歷其實很好奇。遊走於比利時、法國、英國,一直都在最古老又最優秀的大學讀書、教書、做研究,這可能是我們學界很多人的理想生活呀!其次,您讀的是理論物理學,但後來又做分子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學研究,現在則在King’s教數學,跨度有點大。不過,我知道蒙彼利埃大學在數學領域也很厲害,中國近代數學先驅熊慶來當年即在該校求學。所以數學也許是條線索,您能不能由此談談個人的興趣及學術方向? 伊薩克.內里: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通過數學方法來理解複雜的系統,諸如神經網絡、活細胞和生態系統。 這些系統由許多成分組成,這些成分以一種複雜的方式相互作用,而這些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又常被描述為大型網絡。研究人員感興趣的,是理解這些網絡的結構,以及它如何影響複雜系統的動力學。 例如,人類大腦約由1000億個神經元組成,每個神經元都通過信號與約10000個其他神經元相互作...

專訪龔鵬程:中西文化如何交流?

圖片
  (Photo by Heidi Fin on Unsplash ) 問:在這麼特殊的時刻能訪問到您,真是高興。龔教授,這次去英國,感受如何? 答: 疫情確實影響了世界,英國從聖誕節以來,即成為全球抗疫的焦點,大家過得都不容易!幸好現在疫情漸漸平緩,估計很快生活便可步上正軌了。 問:疫情影響到您的文化交流行程,或改變了您的信心嗎? 答: 喔,不,特殊的時間恰好看到了特殊的風景。 例如西方的社會控制,更多的不是仰賴政府而是人的自覺自律。 雖然疫情加上脫歐的衝擊,外界普遍認為英國經濟會受重創,但三月份全球金融中心排名,倫敦仍然僅次於紐約,為世界第二。所以從經濟、政治、社會各角度,都可以深入探討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林保淳先生 轉貼 龔鵬程〈江湖俠骨已無多〉附讀後感一詩

龔鵬程談軍師:在我與非我的結合中

龔鵬程全球演講(新加坡站):